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肆夜红楼>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宗登基、大唐换新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宗登基、大唐换新貌(1 / 1)

武皇逝后登基为唐中宗的李显对自己这位母亲可谓极尽褒奖、肯定之能事

他充分的肯定了武皇这几十年來为大唐所有付出、那些累累政绩赞其能在当年高宗皇帝去后、唐国忧患之时挺身而出接过大任使唐国得以延续、政治得以复兴故而应天顺人、登基为帝建立武周

且言着待国祚安定武皇即而“凝怀问道、属想无为”不愿继续帝位;故而召回自己命自己登基为帝、继承祖位

如此几言几语便兜转了圈子为武皇全了体面遮掩了武皇曾改唐为周、实是篡权之事

这样一來便是在说武皇绝非蹿忤而是在国家危难时拯救国家社稷于水火、替儿子守住家业抚平险阻御宇之后待得一切平顺却又毫不贪恋的将这份家业郑重、稳妥的重又交于儿子手中是为“在朕躬则为慈母、於庶士即是明君”

……

每个人都不能以一个单纯的“是”与“非”來下一个怎样的判定且万事万物也都是存了两面性中宗李显之所以不曾对母亲一一论罪这里边儿固然有母子之间最本能且天然的情分存在却也有他自己为日后着想而留下的伏笔

对武皇曾阻断唐国、横插一杠建立武周之事李显这样给予天下臣民解释便是为传达“周唐一体、母子相融”之意在为武皇邀功颂德的同时也传达出自己从母亲手中接过江山大位乃是正统之意

毕竟当初李显回都他的弟弟李旦正是皇嗣、且也是在他当年遭到贬斥之后便正经接替他当了皇帝的人若论道起來李旦却是比李显正统了太多只是最终当上皇帝的不是李旦而是李显

即便这是武皇的旨意是武皇亲自将李显扶立为太子但时今的李唐江山无论如何都算是从武周那里过度來的李显的大位是从武皇那里交接來的只有武皇正统他这个被武皇亲自选中、授予的皇帝才是正统的

隔过层层水汽迷雾冷目忖观这才是李显之所以对母亲大加肯定、大为褒赞之最根本的缘由

武皇离世时享年八十有二

是时武皇弥留之际留下心腹女官上官婉儿下了最后一道圣旨

守着武皇的婉儿心中纵该百感交集却不知是不是物极必反反倒似乎沒了任何波澜情态武皇亦如是她并未对婉儿再做任何怪罪而是极清醒认真的一字字将遗言留下

人之将死其形也哀、其言也善在这油尽灯枯、孱孱弥留之际武皇最后下旨赦免了昔时高宗时期被获罪的后妃“王皇后”、“萧淑妃”二族族人并着一干昔日为武皇所获罪的大臣俱在此刻被她重新赦免

原本就是一场繁杂纠葛的红楼饮宴有太多内外因素萦索周遭、搅扰的人不得安宁在这即将结束一世人世苦旅、万般皆空的前一刻人总会最无意的就想到很多旧事旧人武皇也不例外她选择了原谅无论如何无论是无辜的还是罪孽的、单纯的还是毒恶的在这一刻武皇她全部都宽恕了……

似乎这是经年以來一直缠于心底、不得遣散的一道心结留有这道遗旨之后武皇只觉自个周身内外都跟着深一吁气全然变得轻飘飘的了

这也算是了却了心事一桩最后武皇留有遗命:神主附李唐祠庙归葬高宗陵寝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如此

武皇死前之所以念念不忘那已然泛黄的往事这也正是她的聪明之处即便已经形容枯槁即将离世我们的女皇也依旧保有一颗最清明且睿智的头脑

这两道遗旨的下达她是意在为长远身后事做一个周密的顾及……

即便时今已经登基的中宗李显再怎样对武皇加以肯定但发生的就已经是铸成的是怎样都抹杀不掉的

武皇毕竟改了大唐的国号组建了以她武姓为本家的大周王朝追封了她武家先翁为太上皇等那么这如数的一些忤逆若是后世之人在她去后有朝一日对她重新加以清算那么身后陵墓、棺椁、甚至尸身都怕会难以保全而如果去帝号并附庙归陵只要这江山还是李唐的那后世子孙则会念及高宗而免去她这一些顾虑、不再对她刁难

还有她宽恕一切曾因她之故而获罪的人也是为自己经年犯下的错误、铸成的过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填补;她在这最后关头充分展示了自己宽容的一面也是希望由此点拨天下人亦学会宽容之道将她这个褒贬不一、是忤逆的判臣也是守家的功臣加以宽容

中宗李显自然明白武皇这番心思但依旧顺应母意按着遗诏一一执行且躬自含泪护送母亲灵位回还长安择了黄道吉日重又开启乾陵将其与早已大行的高宗皇帝合葬一处

武皇、李显此举也在有意无意间使得乾陵成为中华史上唯一一座埋葬两位皇帝的陵寝后世之人常于此凭吊无不唏嘘慨叹

李显一干举措可谓保全了武皇生前身后名令其生荣死哀、九泉之下亦可安宁了

就在这座史诗传奇般的乾陵之前立有石碑两座:一为高宗功绩之碑;而另一则为武皇著名的“无字碑”

千百年來一块儿无字碑惹得后世不乏痴人对此大加笃猜、无不慨叹憧憬却其实武皇那碑并非无字亦不见得是洒脱潇洒、恣意非常的“功过任人评说”云云

其实这块儿石碑原是写好了碑文但后來李显却不知该怎样继续斟酌母亲这不可以常理看待的传奇一生故而无论怎样的碑文都觉的其实孱弱更有甚者他不知道该怎样判定母亲的身份

母亲毕竟是大周的天子即便时今重又恢复了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那碑文如果写成是“皇帝”便等于母亲篡位属实;而写成是“皇后”又显得李显这个自武皇手中得到江山的天子不大正统了……

自是左左右右怎样都觉的不周全

一拖再拖、一压再压之后终于李显下旨只将抒好的碑文放于帝宫陵中而原定于石碑之上的刻撰便不写了将碑文留白意境、留白功过千秋功岁、一任后人评说吧

武皇退位后继位的唐中宗李显便将大唐重又迁都长安浩浩一族人在阔别故土经年后重又回到长安大明宫

公元705年李显第二次即位为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并宗庙、旗帜、百官、陵寝等尽数归于唐国制度且将武皇在位期间创建新字俱数废除不用只保留了武皇名讳中一个沿用多时的“曌”字

册正妻韦筝为皇后;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相王李旦为安国相王且同时官拜一品太尉并与太平各赐封户五千

李显是通过一场发动而起的神龙政.变适才顺利的登基为帝而李旦、太平皆是这场缜密政.变里出力立功最多、最大的人他自当感念故而封赏不会少所给予的厚重权利也是无边

只从眼下封号便可看出一为“安国”、一为“镇国”李旦与其妹太平之封号相互对应;如此嚣张跋扈的封号已然至为鼎盛隐隐流露着这样一怀心照不宣的情势即是:整个朝廷里外、唐宫江山除却皇帝李显便是这对兄妹二人权势最大、地位最高、最当尊崇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旦本是皇子所得封赏、所享权势之丰饶即便深重倒也不算怎生出阁;但太平虽为公主却也丝毫不逊相王

太平所得到的远不止“镇国”这样一个威风凛凛的凌厉封号

就在中宗登基次年便亲下御旨允许太平公主与亲王一样独立开府设立属于自己的政治官署

依按唐朝祖制、甚至依按历朝历代任何一朝的祖制凡开府者只有王衔加封者公主皆不可开府开府之后便会于府内办公断务

便在太平公主之前放眼已历多世的李唐皇朝也只有一位公主“平阳公主”有过开府的先河那是因为平阳曾为李渊开国立了汗马大功

时至如今这样一个罕见的特例又在太平公主身上重现太平躬身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公主府且公主府里亦有官员办公断务;其间制度与亲王完全一辙无有遗偏

开府一事对于太平公主來讲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意义重大”那样简单这意味着从今往后身为公主的她却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权势体系更意味着自此后太平公主可以光明正大的参与朝政议事所享政治实权并不仅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封号所带來的花架子

太平享五千封户(其余公主只可享三百)躬自开府且与相王李旦一样昼夜委派侍卫自公主府旁每十步设立一岗亭、规格与皇宫一致无二……今时今刻的太平公主可谓渐行到她人生中关乎政治权势的一个巅峰

这也仅仅只是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两个事实上他们是这场政治革新里除了登基为帝的李显之外最大的受益者但除去他们自政.变受益者何其之多

李显沒有在这样的事情上吝惜按照功劳程度一一封赏与提携

神龙政.变过后的大唐时局是全新的一切的一切全都犹如一场雨后清新的嫩笋一般飞长极快更是不得不承认眼下大唐重定时这当前的格局真可谓是诸雄竞权、主弱却臣强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