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元璞随笔> 第一卷:元璞文集 三观楼地宫的秘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元璞文集 三观楼地宫的秘密(2 / 2)

直到永乐四年,一代奇人黑衣宰相姚广孝在奉旨重整铁铉旧案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道铁铉生前尚未来得及发出的公文,这才知道此间竟然还有此等荒唐的事情。在他亲自微服私访,认认真真的查询证实之后,顿时震怒不已。

等他回京据实密报之后,明成祖朱棣立刻下严旨,命姚广孝亲自前往处理此事,并明确指示要将为首的诸人处以酷刑——“活剥碎尸,草揎之,以儆效尤!”

第三天,姚广孝就亲率锦衣卫赶赴此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整个地方进行了彻查。数日之间,就把慈云庵和玉泉观、安兴寺三处绝地深挖翻了个底朝天。

不仅当场抓获了以史妙真和马啸、周龙为首的僧道尼三百八十七人,还一同抓获了正在淫乐的三名本地官员和两名当地豪绅。同时也救出了一大批被他们囚禁的男男女女,共计百余名。

等把这一切都审问清楚之后,姚广孝当即就下令:一,把为首的史妙真和马啸、周龙三人,当众活剥碎尸,并让专门的匠人趁热把三人完整剥下来的人皮缝制完整,用药物处理后再在里面装满特殊的草料制作成人皮干尸标本,最后泡入特制的药酒之内等待另用。

二,接着用砍头的极刑杀死了剩下的所有僧道尼,以及那三名当地官员和两名当地豪绅,并且把他们砍下的头颅全部扔到荒郊野外任凭野狗苍鹰食之。

三,当地和附近地方牵连出的大小一百一十九名官员和乡绅,也全部处以死刑,以儆效尤。

四,把当地的所有的乡民,一概发配到边关苦寒之地为奴,永世不得擅自离开。

当然,那个就算是份属和姚广孝同是席应真弟子的马啸也被剥皮碎尸,未能幸免。

姚广孝在按旨处理完这一切之后,又上报皇帝请旨,在这个“极乐宫”的位置建一座专门警示后世的三观楼。在得到皇帝的同意之后,姚广孝下令先彻底的拆除了原先的玉泉观和安兴寺、慈云庵三处建筑,然后亲自督工的建起了一座三层的三观楼。

并用古篆在一块玄铁牌上面亲笔写下了三行警世的字句,又命工匠在另一块石牌上刻下了这一切的大致经过。

等到三观楼建成之后,那三个首恶的人皮干尸标本也刚好泡制好了,姚广孝就下令把它们悬挂在楼上,并且强令大批的外地官员和百姓轮番到此观瞻。

最后,在一连展览了三个月之后,姚广孝这才命人把这三具人皮标本收起来,秘制存放到了三观楼下面的地宫之中,让它们永存后世以警后人。

但是自从姚广孝修建完这座三观楼后,一直到到明末的崇祯年间一直都没有被正式的专门修缮过。

原因一是,这种活剥碎尸的刑罚太过残酷,自从永乐年间之后就很少再有提起,更不用说大张旗鼓的使用了。

原因二是,这座三观楼所涉及的事情,在那个年代中确实是太过荒唐,根本无人愿意再度提及。

所以说这座三观楼在经历的二百多年的风雨之后,早已经坍塌损毁大半,而它所暗隐的那段让人难以启齿的陈年往事也慢慢的早已为人遗忘,不用说这其中珍藏的三具人皮标本,也更是无人问津了。

甚至在这期间宣德年间,皇上就曾经专门下旨废除了这项‘剥皮揎尸’的酷刑,并且有意的委婉暗示当时的史官,把当年的那段实在有伤风化的记录删减掉。

等到了明崇祯年间,大明王朝早已经是日落西山大厦将倾,不仅大明政权已经腐败到了骨子里面,而且天灾也是此起彼伏,轮番的肆虐着华夏大地。与此同时,北方的女真部落的铁骑又趁机不时的南下侵犯劫掠,一时间流寇四起盗匪遍地,百姓苦不堪言。

就在这时,这个方山村附近的贤达乡绅为了保护当地的一方平安,便自发募捐在原来三观楼的基础上重新修建起了一座坚固的寨楼。

这座寨楼高达十三米,一共五层,不仅垛高墙厚,而且在顶部设立了一座有专人终日值守的钟楼。

上面值守的人员一旦发现有什么土匪流寇远远的靠近,便立即撞响巨钟紧急召集附近十里八乡的精壮男子,迅速的进入到寨楼内进行防御战斗。

不仅如此,他们还又专门清理出了当初史妙真所主持挖掘的那三条暗道,作为特别危急之时的紧急安全通道,以寨楼为中心另外在外围修建了多处的拱卫阵地。

这样一来,当地的乡民也就能够更加的来去自如,机动灵活的抵御那些外来的入侵,实在不行的时候也能够及时的转入地下或者撤到山中,避免巨大的伤亡尽可能的保存实力,等到敌人退去之后再重新的返回。

只是在这块石牌上,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丝毫的没有提到那三具人皮标本的存在,不知是当初的镌刻之人故意的隐晦不说,还是当时的人们根本就没有真正见到过,那三具珍藏的人皮标本。

另外,在这块石牌上不仅清楚的记录了,当初所有募捐人员的名字和各自捐出财物。而且还大致的描述了这座三观楼重建之后,所起到了重大的防御功能,以及它在当时特殊的地标功能。

其中最有名的一役,那就是在崇祯九年,当地乡民就凭借这座三观楼,顽强的抵御住了三千多流寇的强攻。那一战之中,三千多流寇马匪轮番强攻,当地的乡民凭险固守顽强抵抗三天三夜。

最后,终于让敌人留下了八百多具尸首仓皇而逃,而本地乡民仅仅死伤三五百多人,几乎完全是凭借着自身的力量,抵御住了那些穷凶极恶的武装马匪。

就此一役,就让重修后的三观楼一战成名,附近的乡民和逃亡的外乡人再次纷纷的涌向此处,寻求三观楼的庇护。很快就聚集了大量的百姓,一时间又是商贾云集,渐渐的又恢复了昔日的繁荣,重新迅速成为了一个人口众多的重镇。

不仅如此,由于在当时当地极少有什么较为明显的建筑,而这个高达十三米的三观楼也就自然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地标,成为了当地百姓内心深处的一个归属性建筑。从此,也就有了城西三观楼的叫法。

在经过明崇祯年间重修后的三观楼,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确实起到了强大的防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保护了这一带的百姓商贾,对当地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到了后来,当地的望族乡绅自发的对其定期修缮,从未放弃它的寨楼功能。

尤其是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山东各地也是接二连三的爆发了多次的义军活动,就连当地官府也更加重视起了这种寨楼的实际防御功效,曾专门派人负责再次的加固和完善各地类似的寨楼。

这座三观楼的地面部分,东西六十多米南北四十多米,甚至比一般的城楼还要坚固,再加上它地下的三条暗道可以与外面的三座小山相通,也更加的增强了它自身的防御纵深。

另外,这一带一直以来就是商贾云集的繁荣之地,自然他们当时自己所拥有的武器也相对的比较精良,这当然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

甚至到了最后,当地的官府试图派兵进驻此地,把这里营造成一个重要的防御要塞。但是却被当地的那些豪绅采用种种的手腕,找借口给拒绝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官兵来了,恐怕比那些义军和流寇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家那些义军和流寇,也只不过是剽掠一番自当退去,一般不会长期的盘踞侵扰,就算是偶尔的血战几场,换来的也是大部分时间的平安无事。

但是这些官军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仅会吸血,说不定还会把骨头都嚼碎吞下去,到时候那就别想再有什么安宁之日了。

最后,还是采取了折中之法,由当地豪绅自己招募供养一定数量的乡勇,常年专门在寨楼上驻守,主要是保护这一方的平安。当然在官府需要的时候,也要按要求协助官军出兵,攻打和防御那些大股的流寇。

到后来,捻军大肆的活动于苏鲁皖地区,也时常骚扰这一带。三观楼驻守的乡勇凭借着手中精良的火器,和这座坚固的三观楼,也确确实实的打退了他们十余次小股的袭扰,并给捻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不仅如此,这一次的夜战中,三观楼的乡勇还在无意间,击杀了捻军的一个什么王爷,这一下算是跟捻军结下了死仇。

最后,在同治四年,愤怒的捻军在当时的捻军名将张宗禹的亲自率领下强攻三观楼。刚刚被委以重任的张宗禹指挥万余精锐马步军,对三观楼极其周围阵地发动了毁灭性攻击。

仅仅不到一天一夜的时间,在张宗禹的轮番强攻下,三观楼终于被捻军的火器炸毁了一个边角,攻下了整个阵地。

带着仇恨的捻军在破楼之后,先是杀尽了楼内所有的乡勇百姓和抢光了里面所有储存的财物,然后立即对这座古楼进行了彻底的爆炸拆除,让这座古楼永远的成为了逝去的历史。

不仅如此,他们还疯狂的捕杀附近来不及逃生的无辜百姓,就连外围的那三个暗道出口,也都被他们用炸药彻底的炸毁了。

就在他们还想着顺着三条暗道,继续往里试图找寻那个神秘地宫的时候。大清最后的柱石僧王僧格林沁,亲率精锐的蒙古骑兵呼啸而来。张宗禹当即下令所有捻军疾退,按计划把僧王引往了早已设好重兵的山东曹州方向。

先是在菏泽的高寨楼一战中,痛歼了七千蒙古精骑大败僧王,后又在吴家店一举击杀了不可一世的一代名将僧格林沁。

姑且不论当年的孰是孰非千秋功过,当时这个僧王的出现,倒是让这三观楼的地宫躲过了一劫,完完整整的深藏地下保存了下来……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