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屠龙后记> 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十二章 金陵王气黯然收2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山河易主 第十二章 金陵王气黯然收20(1 / 2)

黄彦清道:“宁国公主为燕贼所迫,写了血书,驸马爷不得不归京师,这也是情有可原之事。不过这京师羽林卫的五千军马便不必再回了,交由一个可靠之人统带,再联络山东的铁尚书,未尝不能东山再起。”

朱允炆点点头道:“黄卿此言甚是,这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黄子澄问道:“黄兄,你说的这个可靠之人是谁,要到哪里去寻呢?”

黄彦清笑了笑,一指盛庸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盛庸闻言一愣,连忙摆手道:“不行,不行,没有军令,何以服众?”

张士行道:“我们即刻宣布陛下在此,重举义旗,不就有了诏命,谁敢不从?”

黄彦清却摇摇头道:“当此非常之时,人心难测啊。若是即刻宣告陛下未崩,来到淮安,一来燕贼必然发兵来讨,以目前双方实力对比,我们决难取胜。二来军中有人若想取大富贵,恐对陛下不利。我以为盛侯当上表燕贼,表示归顺,燕贼为安抚人心,必然命盛侯领兵驻守此处。盛侯借此机会,可以从容布置,积蓄力量,待和铁尚书联络以后,再举义旗不晚。”

张士行道:“我恐时日一久,人心丧尽,再难扭转乾坤。”

盛庸却点点头道:“此计甚妙,我愿为之。左右在这一两个月内必然起事,也不急在这几天。不过,兹事体大,还请陛下定夺。”

朱允炆低头沉思半晌,道:“也只好如此了。我相信盛侯的为人。”

盛庸一听,急忙跪倒叩头道:“盛庸绝不负陛下,否则自刎以谢天下。”

朱允炆急忙将他扶起,道:“好,你今晚便上书京师,说你人在淮安,表示归顺,愿意收集旧部,效忠新皇。”

盛庸拱手道:“遵命。”

当下计议已定,盛庸便在梅殷书房写了封揭帖,上书朱棣,说明自己的处境,表示愿意归顺。

写完后,梅殷即刻命人将此揭帖快马加鞭连夜送往京师,然后又将朱允炆一行人在淮安城中的一个僻静之所安顿下来。

盛庸又给铁铉去了一封信,上面只是写了寥寥数语:“铁兄见字如晤:弟在淮安,请来一聚,共商大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过了几日,梅殷派人来请盛庸过去,说是京师来人传旨,任命他为淮扬总兵,镇守淮安,叫他即刻过去领旨谢恩。

盛庸一听,喜出望外,即刻收拾干净,整理衣装,准备前往漕运衙门。

张士行一把拉住他道:“盛侯,不妨派人前去打探一番,若是消息为真,再去不迟。”

盛庸道:“梅驸马有请,这还有假,你也太小心谨慎了。”

张士行道:“事关师父安危,安能不小心谨慎。这样吧,你自己先去领旨,我等即刻换个住处,你不必来寻。待铁尚书到后,你在漕运总督衙门的后墙上写个铉字,我们自会前去相见。”

盛庸不满道:“你连我都不相信了?”

张士行拱手赔礼道:“非常时期,不得不为此。请盛侯见谅。”

盛庸哼了一声,便甩手出门去了。

黄子澄等人埋怨张士行道:“张四,你也忒小心了。盛侯对师父是忠心耿耿,你如此对他,日后如何令他为复国出力。”

张士行道:“如今不比从前,一步也错不得,我们暂且忍耐一时,待铁尚书来后,再做计较。”

朱允炆在旁默默无语,此刻他身边只有张士行一员武将,还要倚靠他护卫自己,虽有不满,也忍耐了下去,故此不做表态。

于是张士行又带着众人换了个住所,整天闭门不出,以免泄露行踪。

盛庸兴冲冲的来到漕运总督衙门大堂之上,此刻堂上已经将建文帝的灵位撤去,恢复旧貌。盛庸见过梅殷,梅殷见他满脸喜色,不禁摇摇头,随即从内堂请出钦差,盛庸一见此人是个锦衣卫千户,瘦削精干,自称姓胡。

这位胡千户展开圣旨,开始宣读,盛庸跪下接旨。圣旨上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京师初定,淮扬未平,兹命历城侯盛庸为淮扬总兵,统领旧部,驻节淮安,保护漕运,安定淮南。钦此,谢恩。”

盛庸叩头谢恩,口称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起身接过圣旨。

梅殷叫进在淮安的羽林卫诸位将领,将盛庸介绍给众人,并把圣旨给众人传阅一遍。

众将皆听说过盛庸的大名,见到他也归顺了永乐朝廷,知道大势已去,纷纷拱手道:“唯盛侯马首是瞻。”

盛庸也还礼道:“愿与诸位共保国家,永安黎庶。”

接下来梅殷设宴款待钦差,盛庸与众将作陪。

次日梅殷带着黄彦清上船南下京师,盛庸将他送至码头,才转回漕运衙门。

他一回到大堂之上,只见那位胡千户从屏风后转出,笑盈盈的看着他。

盛庸惊道:“胡千户怎么还未离去?”

胡千户道:“陛下除命我前来传旨外,还有一项差事吩咐我来办。”

盛庸道:“何事?”

胡千户道:“特来给盛侯看相。”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